近日,令人觸目驚心的山東濟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地溝油事件浮出水面便掀起了欣然大波。該事件一出,再一次引起了社會廣大關注。面對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辦?
物聯網,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給豬戴上“耳環”、給牛戴條“項鏈”、在水稻田里裝個監視器……從此,豬肉、牛肉、大米等這些食品就有了自己的“生存日記”。復旦大學信息學院院長、瑞典皇家理工大學教授鄭立榮表示。RFID電子標簽是“物聯網”的一部分,通過物聯網對農產品建立“電子檔案”,動態收集其在整個食品供應鏈中的流動信息,實現可追溯,位置可跟蹤,從而在發現問題食品的第一時間實現主動控制,將危害降至最低。
據了解,目前,我國對食品安全采取分段監管方式,涉及監管職責的委辦局等單位名目繁多。而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容易引發管理的交叉和監管真空。國內已經開始采用電子標簽這種方式,通過信息的記錄追本溯源,對視頻的生產、加工、儲運、消費領域進行獨立第三方施監,以便讓消費者了解到食品的產地,日期等相關信息,讓消費者放心食用。將來,消費者購買具有“身份”的豬肉、雞蛋、大米等農產品時,如有任何疑問,都可進行質量追溯。
以“世博食品物流RFID監控溯源系統”為例,包括供博單位提供的蔬菜、水產品、畜禽、奶、蛋、面包糕點、餐飲半成品等專供世博食品的物流箱型車上配備相應的射頻識別設備,對裝載食品的車輛配備射頻識別連續監控設備。在食品進入園區時,執法人員通過手持式辦公終端移動設備,就能在現場快速追溯食品和原料的來源,確保供應渠道的安全可靠。
監控系統提高食品信任度
為了加強食品監控,打消消費者顧慮,讓消費者“眼見為實”,不少商家開始動起了腦筋。全國各地陸續上演的現實版“開心農場”就是一例。田間安裝的攝像頭讓人們看到無公害蔬菜的種植過程。公司白領甚至可遠程操控蔬菜種植。
另據消息,為防止餐廚廢棄油脂(俗稱“地溝油”)重新回流餐桌,上海市食安辦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本市餐廚廢棄油脂從嚴監管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從9月1日起到15日公開征求意見。根據意見稿,今后將通過在餐飲服務單位安裝“上鎖”的油水分離器、傳感器,在運輸車上安裝“GPS”,在處置廠安裝視頻監控等,實行對“地溝油”的全程監控。
追逐利益是企業的特性,物聯網最大的作用就是使得生產者和消費者互動。
Copyright © 深圳市雅迅達液晶顯示設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興東社區寶城留仙一路14號71區工業區城管辦廠房一層至四層 電話:86-0755-88833778 傳真:86-0755-27865721
網址:www.jhlbl.com 郵箱:2355877597@qq.com 粵ICP備06065999號